AABB认证咨询-AABB CT 标准 C5.5 条款全面解读:构建细胞治疗物料管理的 “全生命周期安全链”
发布日期 : 2020-09-02
文章来源 :
阅读次数 : 65
分享 : 



在细胞治疗领域,物料是连接 “供者样本” 与 “临床产品” 的核心载体 —— 从采集用的采血袋,到培养用的培养基,再到输注用的注射器,每一种物料的质量都直接影响细胞产品的安全性、有效性与稳定性。AABB CT 标准中 C5.5 “物料管理” 条款,围绕 “全生命周期管控” 与 “风险精准防控” 两大核心,构建了覆盖物料 “鉴定 - 接收 - 处理 - 储存 - 使用 - 追溯” 的完整管理框架,为细胞治疗机构提供了从 “源头筛选” 到 “末端追溯” 的可落地操作规范,有效解决当前行业中 “物料管控碎片化”“追溯链条断裂”“紧急使用无序” 等痛点问题。

一、全流程管控体系:覆盖物料 “从入到出” 的每一个关键节点
C5.5 条款开篇即明确 “细胞治疗产品在采集、处理和给药中所使用的所有物料的鉴定、接收、处理、储存和使用应制定政策、过程和程序”,这一要求确立了物料管理的 “全流程闭环” 逻辑,避免因某一环节管控缺失导致质量风险。
1. 物料鉴定:严把 “准入资质关”,确保物料安全适配
物料鉴定是物料管理的 “第一道防线”,核心是验证物料是否具备用于细胞治疗的 “安全性” 与 “适配性”。条款从 “无菌要求” 与 “资质合规” 两方面提出明确标准:
- 无菌与等级适配(5.5.3):与患者或细胞产品直接接触的物料(如采血袋、培养瓶)必须无菌,且需符合预期用途的等级要求(如细胞培养用培养基需达到 GMP 级,不含内毒素与支原体)。同时,优先选择经 FDA 或国内药监部门批准 “供人体使用” 的物料,这类物料经过严格的安全性验证,能最大程度降低风险。
- 非批准物料的特殊管控(5.5.3.1):若因技术特殊性需使用未获监管批准的物料(如新型定制化细胞因子),需通过三种方式证明其适用性:一是有医学文献支持(如近 3 年《Cell Stem Cell》发表的相关应用研究);二是经机构独立伦理委员会(IRB)批准,确保符合伦理要求;三是纳入临床试验(IND)或医疗器械注册申报,表明已通过监管部门初步认可。此外,机构还需自行检测物料关键指标(如纯度、生物活性),验证其适合预期用途,避免 “盲目使用”。
某 CAR-T 治疗中心曾计划使用一种新型无血清培养基(未获 FDA 批准),通过 IRB 批准后,额外检测了培养基的细胞增殖支持能力(T 细胞扩增倍数≥200 倍)、内毒素含量(≤0.1 EU/mL),确认合格后才投入使用,保障了细胞产品质量。
2. 物料接收:强化 “验证与记录”,杜绝不合格物料流入
物料接收是阻断外部风险的关键环节,条款 5.5.2 及 C5.5.2.1 通过 “严格验证” 与 “全面记录” 双重管控,确保只有合格物料才能进入生产环节。
- 接收前验证(5.5.2):与患者或细胞产品接触、或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物料(如检测试剂、冻存液),必须先检验或验证合格后才能使用。验证内容需结合物料特性,例如培养基需检测无菌性(培养 14 天无微生物生长)、pH 值(7.2-7.4);检测试剂需验证灵敏度(如病毒检测试剂能检出≥100 copies/mL 的病毒核酸)。这一要求与标准 4.8(供应商管理)形成联动 —— 机构需基于供应商评估结果,确定物料验证的项目与频率,例如对核心供应商的培养基可简化验证(仅查 COA 报告),对新供应商则需全项目检测。
- 11 项核心记录(C5.5.2.1):接收过程需完整记录物料标识、制造商、批号、接收日期、有效期、外观检查结果等 11 项信息,形成 “可追溯的接收档案”。其中,“批号” 与 “有效期” 是关键 —— 同一批号物料若出现质量问题(如某批次冻存液导致细胞存活率下降),可通过批号快速追溯所有使用该物料的细胞产品;“外观检查” 可及时发现明显问题(如培养基出现浑浊、试剂瓶破损),避免后续无效检测。
某干细胞库通过严格执行接收记录要求,在一次接收冻存液时,发现部分批次有效期仅剩 1 个月(低于 3 个月的安全储备期),通过记录快速联系供应商更换,避免了因物料过期导致的生产中断。
3. 物料储存与使用:规范 “操作与维护”,保障过程质量稳定
物料的储存与使用直接影响其性能稳定性,条款从 “合规储存”“清洁灭菌”“规范使用” 三方面提出要求:
- 合规储存(5.5.1):所有关键物料需严格按制造商书面说明储存,例如:
- 酶类试剂(如胰蛋白酶)需 - 20℃避光储存,避免反复冻融;
- 液体培养基需 2-8℃储存,且储存时间不超过制造商规定的开封后有效期(通常为 7 天);
- 无菌耗材(如注射器)需存放在阴凉干燥处,避免潮湿导致包装破损。
机构需通过温湿度监控系统(如每 30 分钟记录一次)确保储存环境达标,同时定期检查物料状态(如每周检查一次冻存液是否结冰)。
- 清洁灭菌(C5.5.5):非一次性物料(如细胞培养罐、搅拌桨)需建立清洁与灭菌程序,灭菌方法(如湿热灭菌、干热灭菌)需经过确认(验证灭菌效果达到 10⁻⁶杀灭率),并定期监控(如每批次灭菌后进行生物指示剂检测)。例如,细胞培养罐每次使用后需先用 NaOH 溶液去除残留细胞,再用纯化水冲洗,最后 121℃湿热灭菌 30 分钟,确保无污染物残留。
- 规范使用(F5.5.6):关键物料使用时需实时记录,确保 “每一份细胞产品都能追溯到所用物料”。例如,制备某批次 CAR-T 细胞时,需记录所用培养基批号、抗体批号、冻存液批号等,若后续该批次产品出现不良反应,可通过物料追溯排查是否为物料质量问题。
二、特殊场景管理:精准应对 “紧急使用” 与 “室内试剂” 的个性化需求
条款针对物料管理中的特殊场景(紧急使用、室内制备试剂)制定了差异化管控措施,既保障合规性,又兼顾实操灵活性。
1. 物料紧急使用:在 “应急” 与 “追溯” 间找平衡
C5.5.2.2 条款允许在紧急情况下(如患者急需细胞治疗,而合格物料尚未完成验收)使用未最终验收的物料,但核心要求是 “标识清晰,便于召回隔离”。具体操作需遵循 “三步法”:
- 第一步:明确紧急场景:仅限 “危及患者生命且无替代物料” 的情况,如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出现严重感染,急需使用特定抗生素处理的培养袋,而新采购的培养袋正在检测中;
- 第二步:特殊标识:对紧急使用的物料单独标识,注明 “紧急使用待验证”“临时批号”“对应患者信息”,同时记录物料的制造商、批号等关键信息;
- 第三步:后续追溯:待物料验收结果出具后,若合格则补充完整记录;若不合格,需立即追溯使用该物料制备的细胞产品,启动隔离与召回程序(参考标准 7.1),同时评估对患者的影响。
某移植中心曾为一名重症患者紧急使用未验收的采血袋,通过特殊标识与记录,在后续发现该批次采血袋存在密封性问题时,仅用 2 小时就定位到涉事产品并更换,避免了患者感染风险。
2. 室内制备试剂:强化 “验证与放行”,确保自制物料可控
C5.5.4 条款针对机构自行制备的试剂(如定制化细胞染色液、稀释液)提出特殊要求,核心是 “验证生产方法 + 严格放行检查”,避免自制试剂质量不稳定。具体需满足:
- 方法验证:制备方法需经过验证,包括精密度(多次制备的试剂性能差异 CV≤5%)、准确度(与商业化试剂检测结果偏差≤10%)、稳定性(确定室温 / 冷藏条件下的有效期);
- 放行检查:每批次制备完成后,需按预设标准检查关键指标(如染色液的 pH 值、着色能力),合格后方可放行;
- 记录关联:制备过程需完整记录原材料信息、制备步骤、检测结果,同时关联标准 5.5.2.1(接收记录)、5.5.5(清洁灭菌)、5.5.6(使用记录),确保自制试剂全流程可追溯。
某实验室自行制备 CAR-T 细胞检测用的荧光抗体染色液,通过方法验证确定其有效期为 4℃储存 1 个月,每批次放行前检测染色效率(阳性细胞识别率≥98%),有效保障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。
三、追溯与记录体系:构建 “物料 - 产品 - 患者” 的全链条关联
F5.5.6 及 C5.5.6.1 条款是物料管理的 “收尾环节”,通过构建完善的记录与追溯体系,实现 “物料可查、产品可溯、责任可追”。核心要求包括:
1. 全要素记录(C5.5.6.1)
对使用的所有关键物料,需保留三类核心文件:
- 制造商文件:包装说明书(明确储存、使用要求)、分析证书(COA,证明物料出厂合格);
- 监管相关文件:制造商的召回通知、缺陷警告(如某批次培养基因污染问题被召回,需及时记录并停用);
- 机构内部文件:接收记录、验证报告、使用记录、报废记录等。
这些文件需统一归档(纸质 + 电子备份),保存期限至少为细胞治疗产品有效期后 3 年,或符合当地法规要求(如中国要求保存至治疗后 5 年)。
2. 全链条追溯(F5.5.6)
通过记录关联,实现 “物料→细胞产品→患者” 的双向追溯:
- 正向追溯:从物料批号追溯到使用该物料的所有细胞产品批次,再追溯到接受这些产品的患者;
- 反向追溯:从患者信息追溯到其使用的细胞产品批次,再追溯到该批次产品所用的所有物料批号。
这种追溯能力在质量问题调查中至关重要,例如某患者输注细胞产品后出现过敏反应,通过反向追溯发现所用培养基含有患者过敏的成分,机构随即更换培养基并优化供者筛选流程,避免了类似事件再次发生。
总结:C5.5 条款 —— 细胞治疗物料安全的 “系统化保障网”
AABB CT 标准 C5.5 条款的核心价值,在于将看似零散的物料管理环节整合为 “全生命周期、全风险覆盖” 的系统化体系。对于细胞治疗机构而言,落地该条款需把握三个核心:一是以 “全流程闭环” 思维覆盖物料从鉴定到追溯的每一步,避免管控盲区;二是针对紧急使用、室内试剂等特殊场景,制定 “合规且灵活” 的操作方案;三是通过标准化记录与数字化工具,构建 “物料 - 产品 - 患者” 的无缝追溯链条。只有将这些要求转化为日常操作,才能真正发挥物料管理的 “基础保障” 作用,为细胞治疗产品的质量与安全筑牢防线,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。
关键词
AABB CT 标准 C5.5
物料全流程管理
关键物料标识追溯
无菌物料鉴定
物料接收验证
物料紧急使用
室内试剂验证
物料使用记录
细胞治疗物料安全
物料合规管控
S
服务项目
ervice items
H
热门文章
ot Article
C
联系方式
ontact us

400-690-0031

contest@cts1983.com

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平安大道1号华耀城12栋605

扫一扫
获取更多信息